还记得首次到小轩的家进行家访,他甫看见陌生的社工便吓呆了, 整个人立刻楞住,身体僵硬起来,更紧张得不住流口水,原来他一直害怕接触陌生人。可是,如今小轩每次看见我,都会热情地大喊“姑娘,你好!”仿佛怕我听不到一样。到底是什么令一个本来“害羞”的孩子有如此转变?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全感”。
接触游戏治疗以前,小轩在社交上常常感到焦虑:在幼稚园门前不愿离开妈妈上学去,紧张起来满口口水;上体育课时整个人僵硬起来,不肯参与活动;即使见到熟悉的亲戚,也表现得退缩害怕……然而,透过游戏治疗,社工能够接纳他的不安,透过说话、表情等让他感到安全,鼓励他去尝试,提升他的自信心。渐渐地,小轩能够由黏着母亲,到自行进入治疗室;由只说一两个单字,到可以自由自信地表达;由玩耍时木无表情,到能够无拘无束地大笑大叫;由只接触熟悉的玩具到放胆地探索新玩意,甚至享受尝试……原来安全感可以让儿童感到安心和放松,让他们卸下生理和心理上的防卫,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
亲爱的家长,家庭正是为孩子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只要令孩子感到你们是他们的强大后盾,让他们感觉即使偶尔犯错,你们都一样接纳和支持他们, 多鼓励、少批评,孩子定能健康成长, 带着安全感去活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