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别的机缘下,和一群来自各方充满爱的人,参访艺术家游忠平老师的工作室和展间。
游老师有感于立体雕塑讲求造型、平面绘画琢磨色彩,却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以独特方式揉和形、色,创造无法轻易复制的艺术作品,毅然决然投入研究陶瓷雕塑。历经大半辈子在雕塑界的钻研,又耗时五年不断在失败中尝试突破,终于他完成七年六场个展,创造出一件又一件充满生命故事、颜色绝无仅有、造型独具风格的陶瓷雕塑品。
年过六十的游老师身强体壮、目光炯炯,富有同理心和生命素养,在作品中以圆球代表生命、尖锐代表困挫,融合柴烧、窑烧等不同技法,做出不同质地的纹理,再以釉药与高温配合,烧出连自己也无法重制的色泽分布。每件作品都反映着生与死的意象,以及生命循环、新芽仍在的深远意涵。游老师说他心中仍有梦想,要做出可以代表台湾、能够长久流传且富有艺术价值的文化资产,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带给所有观者共鸣和感动。
跨越时空的感动力,藏着生命最纯粹却又最让人深埋心底的元素,所以每个带着故事的人们,望着艺术品而有不同的触动,那份触动我们给了他一个名字,称为美。
美的传递看似静止,实则蕴含从艺术家精神到普世价值,再到个人生命经历的多层次动态交流。置身其中,我仿佛能具体感受到流动的能量,为着这日美丽的安排,深深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