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把“满足自己的欲望”、“顺从自己的喜恶”、“追求舒服的状态”,跟“照顾自己的身心”两件事混淆了。尤其当“爱自己”这件事情跟商业行为挂勾之后,让我们以为透过消费,就是照顾自己,让事情模糊了焦点。
我想跟你聊聊,什么可能“不是”爱自己的行为。
欲望不会有满足的一天,透过满足任何形式的欲望,只会得到空虚的结果,而不是带来真正的幸福感。欲望有时凿穿生命,留下更多空洞,代价是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我们接受自己的缺点,或是生命中的局限,不代表我们就应该放弃追求自身的美好。有时候接受只是一种逃避面对的手段。爱自己是接纳自己的不足,并且继续往前。
自恋是一个人生命早期都会经历的发展阶段,健康的自恋对自信、成长与追求社会认同有正面的帮助,然而过度的自恋,往往会失去与他人好品质的连结,甚至会在相互比较中,贬抑对方来获得自己更好的感受。
爱自己,是把自己当作是我们关爱的对象,这是无需比较的,因为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爱的理由。
这是来自我相当欣赏的一位当代心理治疗师 杰弗瑞 萨德(Jeffrey Zeig)所说的一句话:
我理解的意思是;
“我们每一个人,在各自生命的长河里,自始自终都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因此生命的目的之一,是成长,是追求生命的完满。”
我们刚刚发给你了一封电邮。 请点击电邮中的链接确认你的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