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说特别是其善论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该派在善论方面提出了“中性”说所谓“中性”即非善非恶或不好不坏.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形式性、外在性和经验性康德对其进行了先验演绎.首先康德将“中性”事物述说为有条件的善所谓条件即“配得”;其次康德将“中性”事物置于无条件的善的约束下所谓无条件的善即“善意志”;最后康德以“中性”事物之“配得”和受约束为基础构筑了不同于斯多亚学派的至善理论.康德的演绎一方面缓和了斯多亚学派的极端立场另一方面体现了对这一价值划分法所呈现出来的思想精神的赞同.这种精神也影响到了康德的德性论和义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