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行山,却非酷爱;说是擅长,就更谈不上。但山对我来说,别具意义。
我从前工作的地方是在山上;今天读神学的地方也是在山上。
博士生们有他们的办公室。我的办公室位处图书馆之上的一座教学大楼。很多时候,我在图书馆借过书后,就背着沉甸甸的背包,慢慢走在往办公室的一条斜路上。
一次走在斜路时,心想:读博士的旅程也真够形象化!当中的磨练与付出,不知要比走这条斜路艰巨多少倍!
这想法,倒是带有几分个人的浪漫陶醉。
指导老师跟我说,我的研究方向不错;然而,这将有如攀登一座高山的路途。我多走那条斜路几趟后,某天晚上,途中有一种感受突袭心头:做学问,固然有如攀登悬崖峭壁,但当有一日那山头给你征服了,人在山顶之上,你看见的万里无云、风光明媚,又有谁来与你分享?
博士就是博士。博士不一定等于博学,却只是在某一点上比其他人钻研得深入一些。而正因为此,能到达顶峰的,很可能只有你一人——至少,于某段时候、就某一个山头、在你研究范畴的某一方面如是。
是浪漫还是孤独?
做学问既要上山,亦要下山——这,是那天晚上心头被袭后随之而来的提醒。
山下,总比山上有更多人生活、有更多人可以分享、有更多人聆听你上山时并在顶峰上的经历体会。
今天科技发达,我一边上山,一边能把途中所见所闻写成文章,立即与山下众人分享。希望,往后我在这专栏写的东西,能让你体会我在攀山路上的所见所想、沿途点滴、于山顶上看到上主的造化奇工。
神学本是博大精深,进深信仰也原是一趟起伏跌宕、紧张刺激的旅程。愿我们在当中彼此分享、信仰活泼、更新生命。
神学人,深信信仰与神学不可分割——生活需要神学,神学即生活。著有《神漂——本地神学札记10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