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输配电网讯:2015年6月3日,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2015”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严川伟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主要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方面的知识。

电解液是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导电物质,同时也是能量存储的介质、能量转换的核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对电解液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解液可以使用不同的原材料进行制备,最终的产品有进出液、电解液等。目前我们研究所主要用五氧化二钒来做还原反应。

在电解液评价方面,我们针对钒离子使用光伏法或者电位滴定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光伏法具有快速的特点,对离子的测量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目前使用越来越普遍。

电解液和钒离子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由于钒离子是过渡金属离子,很容易提高其稳定性。曾经有人做实验,在较高温度下对五价离子进行评价,列举了其中的添加剂,得出结论是离子的稳定性会受到添加剂添加量的影响。

我们曾经尝试过将电解液中的甲基磺酸用硫酸替换掉,结果确实看到溶解度提高了、稳定性也大幅提高。在经典教科书中,对钒离子的结构和性能做了比较系统的描述,但这些对于液流电池来说,指导意义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