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过程最重要的【3次ABC超音波检查】
疲劳是大家都有过的经验,在剧烈活动后,身体就会感到疲劳,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疲劳感渐渐消失,恢复正常体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医学上,罹患某些疾病也会让身体感到疲劳,例如:贫血、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低下;免疫疾病,例如:红斑性狼疮,甚至癌症患者,都常伴随疲劳的症状。临床上,病人若有疲劳的主诉,医生会先检查有无上述疲劳的相关病因,例如缺铁性贫血经过铁剂的补充且血色素恢复正常后,疲劳感就会渐渐改善;精神上的疾病(例如:焦虑症、忧郁症),也容易让人感到疲劳,且占疲劳的成因一半以上。以上症状经过药物、心理咨商、生活上压力的调适…等,疲劳的症状亦会获得相当的控制。
常见的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也会伴随疲劳的症状。经由饮食、运动、药物多方面的配合,血压、血糖获得控制,疲劳感也渐进改善。
慢性疲劳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是一种身体出现慢性疲劳症状的病症。它是长期间(连续6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强度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绝大部分的患者都与工作紧张,压力过大,以及长期生活作息不正常有关。若长期身心疲劳,没有好的调养,对身体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轻微的“疲劳”演变成严重的“过劳”。
慢性疲劳症候群目前并无确切的病因,可能跟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或营养状态有关。目前的治疗皆以症状治疗, 缓解病人的症状,减轻不适为主,以回复病患的生活到发病前的活动程度及个人功能为目标。
1.适当的体能活动,可以增加个人的愉悦感。但病患的活动程度以不增加现有的疲劳感觉为准。
2.药物治疗方面包括,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抗忧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甚至是抗过敏药物等。
3.均衡良好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避免症状加剧。戒烟,体重控制及自我放松的技巧都有助于疲劳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