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张清芳与“投资银行教父”宋学仁15年婚姻完结,港星“阿娇”钟欣潼与“医界王阳明”赖弘国的婚姻仅14个月就告吹。一桩桩名人婚变,不分中港台,还有因为疫情影响,出现大批“离婚潮”。大陆第13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修正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上路,其中最受瞩目的“离婚冷静期”条款也将上路。但似乎该条款非常不受欢迎,专家意见分歧,网络投票反对大于赞成,不少网友更认为,订“结婚适应期”比较重要吧。

根据日前大陆《中央电视台》报导,“离婚冷静期”引入“民法典”将明确规定,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天内,任何一方若不愿意离婚,可以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主要不是限制离婚自由,而是针对自愿离婚的当事人设置“时间门槛”以促进冷静思考、妥善抉择。

5月28日,人大会议正式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新“民法典”正式上路,当然包过于第1077条规定的“离婚冷静期”,除了30天内可撤回离婚申请外,届满30天后,假使双方依旧要离婚,都需亲自到结婚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者,将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这些规定其实引发不少反弹声浪,多数的反对者认为,相关配套并未明确,尤其针对遭受家庭暴力的一方,将承受更严重的压力。

不少民众、专家认为,与其离婚规定要冷静,不如结婚前要先适应。(示意图/资料画面)

《芈月传》的作者,也是人大代表蒋胜男,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提出反对意见,她认为,根本是拿极少数人的离婚问题,强迫多数人买单,毕竟所谓“闪婚”、“闪离”的人并不多,婚姻是人生大事,根据统计资料,绝大多数人都能经过深私熟虑。如今规范“离婚冷静期”可能反而对家庭暴力弱势的一方带来极大痛苦,更有甚者,可能引发结婚率与生育率降低。

有大陆网友在微博上发起网络投票,结果不赞成的人高达3万多人,是赞成的5倍。有网友批评,离婚大多是长期累积问题爆发的结果,或是婚前不了解所导致,结婚才需要不盲目,根本没必要替离婚设置高门槛。

有网友则提出“结婚适应期”的想法,不是鼓励同居,而是增加对彼此的了解,甚至在领结婚证书前来个考核,结婚门槛提高,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冲动离婚,或许还能降低家暴、出轨的现象发生。

有反对也有赞成“离婚冷静期”的规定,有学者举例,早上登记结婚下午就登记离婚的“冲动派”浪费行政资源,也有为了应付“限购政策”而假离婚的,考虑到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确实应以冷静期将离婚率稳定在比较平稳的状态。

且“离婚冷静期”在欧美国家其实行之有年,例如法国,规定结婚6个月以内不得协议离婚,协议离婚也得有3个月考虑期。美国加州也有,时间还长达6个月。德国则是规定,要离婚,得到法院提起诉讼,不允许协议离婚。

至于处于家暴弱势一方该如何应对所谓“离婚冷静期”,陆官方表示,“离婚冷静期”仅适用于协议离婚,对于有家暴等情况者,可向法院起诉离婚,不适用离婚冷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