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南地区、台东市及埤南乡旧称“埤南”,地名源自埤南族语Puyyuma,其意为“尊称”,是为纪念一百八十多年前埤南族大头目“鼻那来”(Pinara)。 典章记载鼻那来聪明盖世,除了建立部落典章纳税制度,又征服花东纵谷各大族,统治花东纵谷,清朝光绪年间册封鼻那来为“埤南大王”。荷兰人称之为“卑妈拉”(Pimala),汉人则简称“埤南”。

此地早期为原住民埤南族的势力范围,荷据时期即已称雄东台湾。清领时期划为蕃地,严禁出入,有“埤南八社”之称呼。1875年于此设置埤南厅,在1866年改为台东直隶州,前中院院长胡适之父胡铁花曾任知州事。日治时期在此设置埤南庄,隶属台东厅台东郡。至民国研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实施地方自治后改为埤南乡。当时有二十三个村,是全省面积幅员最大、村落最多的乡镇。但在民国六十三年为促成台东镇升格为台东县辖市,于是将原属本乡的十个村划为台东市,故今埤南乡尚辖十三村。

埤南乡位于花东纵谷平原的最南端,被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紧紧的夹着,东临太平洋与台东市,西倚中央山脉与延平乡及屏东雾台乡相接,南隔知本溪与金峰乡和太麻里乡对望,北接东河乡及鹿野乡,全乡总面积广达约41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