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阴离子间隙(AG)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共入选2004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5家临床中心就诊的18 115例冠心病患者。计算所有患者血清AG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SYNTAX评分判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析血清AG水平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共有4 510例(24.9%)患者血清AG水平超过16 mmol/L。根据血清AG水平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AG<11.40 mmol/L,4 537例)、Q2组(11.40 mmol/L≤AG<13.52 mmol/L,4 558例)、Q3组(≥13.52 mmol/L≤AG<15.92 mmol/L,4 508例)和Q4组(≥15.92 mmol/L,4 512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血清AG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均P>0.05)。血清AG水平是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与Q1组比较,Q3、Q4组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高血清AG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且独立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目的 总结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ELCA)在冠状动脉钙化及慢性完全阻塞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初步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采用ELCA治疗的38例(44处病变)复杂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球囊不能通过或不能扩张的钙化病变18处,慢性完全阻塞10处,支架内再狭窄(ISR)11处,桥血管及血栓病变5处。手术即刻成功标准为术中由血管造影证实导管通过病变部位,术后靶病变残余狭窄<50%,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3级,无术中并发症。临床成功标准为手术即刻成功以及术后1个月无主要不良事件发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4处病变中,5处因严重血管钙化,激光导管未能成功通过;2处因血栓负荷过重,ELCA后出现无复流;1处ISR术中发生穿孔;手术即刻成功率为81.8%(36/44)。27处(61.4%)病变成功置入药物涂层支架,12处(27.3%)病变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1例ISR患者术后出现心脏压塞,1例患者术后因心力衰竭死亡,2例择期转外科进行血运重建。结论 ELCA可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一种选择,成功率较高,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