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
大自然保护协会荣获“吕志和奖—持续发展奖”,以表扬其长久以来在“保护万物赖以为生的土地及水资源”上被广泛认可的成就。 透过全面及以科学为本的方式,大自然保护协会利用保育、人工造林、植树、推广新的国家公园,以及运用如保育地役权和自然保育与公共债务互换等保育土地策略,保护、修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包括其生物多样性。 协会成功游说相关人士及组织永久保留具重要生态价值的土地,并鼓励政府支持他们的工作
为切实加强幼儿园保育工作,有效提高保育老师整体业务素质,真正做到“保教结合,教养并重”,在重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同时,也为保育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我园于2019年1月7日下午特举行了一次保育老师技能比赛活动。 活动中邀请了家长代表观摩,行政人员参与点评,全园保育老师参与比赛活动,由保健医生谭老师主持并宣布比赛活动要求和比赛规则,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口述消毒液配制方法,二是技能展示:餐前桌面消毒。整个活动所有保育老师都以热情、认真、积极的态度投入紧张而有序的比赛中,努力将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现给大家
春暖花开,来台度冬的国际保育类娇客黑面琵鹭将陆续北返南北韩交界繁殖地;“茄萣湿地今年突破212只黑琵齐聚,令人振奋!”高市野鸟学会担心茄萣1-4号道路若开发恐破坏栖地,16日举办送黑琵回家祈福活动,相约10月再见,希望市府重视保育声音。 “为兼顾地方期盼与生态保育双赢!”高市府新工处强调,茄萣1-4号道路开辟案正环评审议中,未来将透过设置隔离绿带、车速减低、水系流通等减缓生态冲击工法,降低工程施作对环境影响。 国际频危鸟类黑面琵鹭在全世界现仅存2700多只,迁徙来台避冬就占1659只,其中高雄茄萣湿地观察到212只,已达国际“拉姆萨公约”湿地保育标准;但高市府计划在湿地开辟道路,从中剖半恐冲击栖地生态及黑琵习性,迄今仍是保育人士与市府拉锯战
水口滩环境优美,吸引市民前来进行生态旅游及休闲康乐活动。(发展局图片)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日(19日)发表网志,介绍南大屿推动保育、可持续休闲康乐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工作。据悉,土拓署可持续大屿办事处已于本月开展可行性研究,探讨在大屿山的东部及西部加强交通基建,以改善大屿山的南北接驳,以及探讨在大屿山中部重新利用和改善旧东涌道,预计研究会在2025年年中完成
“文物时尚.荷李活道”街头嘉年华会今年载誉归来!由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主办,并与古物古迹办事处、大馆、元创方、香港古董及艺廊商会和艺术及古迹资料研究有限公司携手合作, 加上11个“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项目营运机构及其他合作团体,将一同在历史悠久的荷李活道呈献一连串文化及艺术活动,当中包括街头舞蹈、音乐表演、导赏团、夜间巡游和展览。这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公众深入体验荷李活道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 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于2008年4月25日成立,一直积极推动文物保育工作,包括推出多项文物保育措施、多个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历史建筑维修资助计划、以及一连串宣传和公众教育活动
光碟片数:全套6 片装(共17集) 阿星(张大镛)与阿光(杨祐宁)两个个性背景浑然不同在国家公园管理站当替代役的年轻人, 在这一年遇到了百般不愿回到武陵农场陪伴种水果父亲的哈日少女小蓝(李康宜)。 三个年轻人和国家公园武陵管理站的其他工作人员,包括因工作压力忽略家庭的主任(陈为民), 拼命保育护樱花钩吻鲑不修边幅的副主任(张少怀),每天清晨起床拍鸳鸯,致力推广生态保育的解说员陆清(吴立琪)、及原住民身份的巡山员 YUMI及霹雳马, 从冬天到次年的初雪,随着四季流转, 这群山上的人和周遭的原住民部落、自身家庭及一批又一批登山者之间, 产生许多交集与冲突。爱情、亲情、友情 ----- 在大自然前、在圣棱的星光下不断被检视、被考验、被重新赋予新的意义 ----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找到了再出发的勇气
花莲县政府为了宣导野生动物保育观念,7日分别在丰滨乡静浦部落及卓溪乡卓乐国小举办“不捕捉饲养野生动物宣导讲座”,深入邻里走进乡村,让保育理念能从在地落实,永续守护美好环境。 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自2019年1月公告修正后,山羌、猕猴都从保育类调整为一般类野生动物,许多民众误以为一般类野生动物就不受保护,可以任意捕捉或狩猎,使得全台各地出现多起违法捕捉饲养或狩猎山羌、猕猴的案件新闻。花莲县政府因此规划举办四场的保育宣导讲座,向民众宣导野生动物保育法相关规定,以及面对野生动物侵扰时之适当处理方法,避免民众因为不熟悉法规而违法受罚
依据自来水法第12条之2第3项水源保育与回馈计划办理。 水质水量保护区专户经费,由水质水量保护区专户运用小组依其区内土地面积及居民人口比例,分配运用于区内各乡(镇、市、区)。 一、办理水资源保育、排水、生态游憩观光设施及其他水利设施维护管理事项
本文摘要:为强化我园保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保育老师的理论、实操、等综合技能,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我园积极开展“质量提高年”之际,举行了保育员技能大赛,使保育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确实做“保教融合”。 为确保活动公平、公正、公开发表,本次技能大赛使用理论与实践中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 比赛项目分别为科学知识理论测试、清除水杯、桌面涂抹消毒、八四消毒液用料、砌被子整理床铺等操作技能部分
菲律宾巴拉望岛,位于菲律宾西南边,是菲律宾第五大岛。狭长的岛屿拥有廷绵不断的原始海岸线,其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我们在2013年起,便与当地的保育组织合作,为当地建立完整的珊瑚鱼数据库。至今已超过500多种珊瑚鱼纪录,为当地的保育部门提供可靠数据,制定发展与保育的策略! 为配合时代的进步,手机程式的诞生绝对是有助于生态保育及旅游的发展,而两者又必须要依赖有系统的研究,搜集资料,保持资料的准确性并有助更新资讯
大屿山保育基金今日(十二月二十八日)开始接受申请,以资助合资格团体在大屿山推展保育和有关项目。 行政长官在二○一八年《施政报告》公布设立10亿元的大屿山保育基金,以推动和支援大屿山的保育工作。当中五亿元会透过资助合资格的非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及专上教育院校等,与社区和土地拥有人协作,进行包括保育管理协议、研究,以及教育和参与三种类别的项目
菲律宾巴拉望岛,位于菲律宾西南边,是菲律宾第五大岛。狭长的岛屿拥有廷绵不断的原始海岸线,其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我们在2013年起,便与当地的保育组织合作,为当地建立完整的珊瑚鱼数据库。至今已超过500多种珊瑚鱼纪录,为当地的保育部门提供可靠数据,制定发展与保育的策略! 为配合时代的进步,手机程式的诞生绝对是有助于生态保育及旅游的发展,而两者又必须要依赖有系统的研究,搜集资料,保持资料的准确性并有助更新资讯
环保署推出第一阶段乡郊保育资助计划(优化版) 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今日(五月五日)推出第一阶段乡郊保育资助计划(资助计划)(优化版),支援非牟利机构推展更多层面的偏远乡郊保育及活化项目。 为鼓励偏远乡郊地区进行更多保育及活化项目,环保署现将第一阶段资助计划的资助范畴由自然保育管理协议项目扩展至三类新项目,包括文物建筑复修计划书的拟定 、文化复兴/复育项目和乡郊保育及复育研究活动。 第一阶段资助计划在二○一九年十月推出,透过专项资金援助,以可持续及整全的方式保育本地偏远乡郊,其覆盖范围涵盖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非评级历史建筑、文化和历史资产等不同层面的保育工作
依据自来水法第12条之2第3项水源保育与回馈计划办理。 水质水量保护区专户经费,由水质水量保护区专户运用小组依其区内土地面积及居民人口比例,分配运用于区内各乡(镇、市、区)。 一、办理水资源保育、排水、生态游憩观光设施及其他水利设施维护管理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