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此文时身在台北,是应邀担任“第九届温世仁武侠小说大奖”的长篇小说部门评审,到来开评审会议决定最后得奖名次。等到开完会才公开谈,因为这儿的文学奖颇严谨,之前都不公开评审的名单,避免出现参赛作品投评审所好,或者因为参赛者跟评审认识而“拉关系”的情况。
这么严谨也是有理由的,因比赛奖金颇丰厚,首名的奖金达到100万新台币(约26万港元)。
老实说当评审也不轻松,除了决定别人成败的压力,还要在短时间内看很多部作品。虽然这次当评审,要看的已经从大量参赛作品经初审淘汰出来,但也有10部,而且全部都是15万字的长篇小说。
不过每次这类小说奖只要是工作时间能配合,我都很乐意当评审工作。能够顺道公费来旅游当然也是一大诱因(哈哈),最重要是可以出点力为文坛找出具潜力新人,我觉得很有意思,尤其这个奖更是关乎我喜爱的武侠小说。
这次评审遇上了一个特别的情况,就是有两篇格外优秀的作品,令我很久都决定不了应该给哪篇更高分。最难比较的是它们两篇南辕北辙,各擅胜长,前者不论故事想像力和文字都豪迈狂放,才情很高,但就偶然出现失控的缺点,而且颇明显;后者则非常扎实,功力圆熟,而且故事背景和地道文化浓厚,但相比前者稍为四平八稳。
这令我疑惑︰到底一个小说奖,是否也要考虑作者以后的潜力和可塑性?还是只纯粹评价参赛作品本身?不过最后我想,武侠小说,说到底始终也是通俗类型作品,流行和创新能力很重要,那么一个武侠小说奖也应该考虑“这位作者将来成为当红作家甚至大师的可能”这因素,所以结果我还是把更高的分数打给前者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