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和物质,对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一个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物质这两个字就代表了一个虚和一个实。有形可见的,我们把它称为物,因为看得见、摸得着;而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有特殊功能,并且客观存在,我们把它叫做质。所以,物质这两个字,就是一个虚和一个实的结合,既然是一个虚和一个实的结合,就不应把精神和物质两者对立起来。比如这个茶杯,它是物。它的实体,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它的质,它的虚部,则是我们需要,并在实际中能够用得上的功效。任何事物都是这样,它必然是虚实、阴阳相融的。虚的一方面,其应用价值比实的方面要广大得多。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看,便会发现任何一样东西,应用广的都是空。比如这个茶杯,如果都是实体没有空,它就没有用了;汽车没有空,是一堆钢铁就没有用了;这个房子,我们坐在这里修练,正因为它周围是实的,中间是空的,我们应用的正是这个虚。我们吃饭,如果嘴巴没有空间,都是肉,饭也就没有办法吃。在日常生活中,步步是禅。只要留意,就会看到任何物体都是虚实相融的,虚部的应用要比实部广泛得多。而虚部都是包容生命的,实并不包容生命。
华藏观认为:阴与阳、虚与实本来就是相融的。没有一个东西纯阴,也没有一个东西纯阳。没有纯虚,也没有纯实。没有绝对的精神,也没有绝对的物质。二者必然是相融的。我们办一件事情,办事情的过程是行动,比如我端起这个水壶倒水,这是行动过程,但必须由我的思想指挥这个行动。就是说,我渴了,要喝水,思维神经传导给感知系统,感知系统马上下一个指令给我的手:倒水!如果我是一个白痴,我就根本不可能去倒水。
大家可以去想一想,悟一悟,一件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站在你这个角度上认为是好,站在他那个角度上却未必这么认为。所以事情没有绝对的,必是虚实、阴阳相融。好与坏也是如此,好中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中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如果依此指导我们一举一动,无疑是很逍遥的了。不受这个阴阳的限制,就能抓住万物的根本。这就是华藏的指导思想。它的任何方法、任何功能都是一个意念。经过修练,达到这个层次之后,任何方法都是没用的了,都必须丢掉,万法在一念之中,唯有一念真。你意想它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一念才是真如的。我们所说的省悟,就是这个道理。除了你的一念之外,都是假的,唯有你的一念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