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八成的香港人都活在这个循环之中。
1. 很幸运的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中出世 这是一生的开始。
3. 好不容易到廿一岁大学毕业 出来找到一份月薪一万元的工作 给四千元父母 六千留给自己 要还大学读书时学费的债 更要储蓄一点零钱作进修之用。
4. 廿五岁 终于硕士毕业 工作上好像增加了点点竞争力 同时遇到一位女友 开始蜜运中 好辛苦地节制着拍拖用钱 但仍没有多点积蓄。
5. 没多点积蓄的状态一直维持着 幸好人工每年都有一点点的增加; 时间过得很快 三十岁到来了 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出来成家立室 要用尽多年的积蓄作首期 加入供楼的行列。
6. 酒席、买楼首期 一下子用光了十年来的积蓄 成立了一个家 每月要承担一个家庭的开支 供楼、水、电、煤 但仍好享受二人世界。
7. 二人世界不能过太久 女人过三十五岁生小朋友是十分危险的 要“做人”就尽快 但生一个小朋友要四百万 怎么办?
8. 终于都生了一个小朋友 多都不敢生 有点像中国内地的一孩政策只可生一个 不过香港是家庭经济上的限制而已。
9. 楼仍是要供 开支多了一个小朋友 令支出更大 积蓄更少 在这个状态 愿为老板做牛做马 希望不要被开除。
10. 这时候 刚出世的小朋友已经开始进入这个人生的循环了 请重见第一点。
当身处在这个人生的循环时 怎样可离开这个循环呢? 或者怎样可乐在其中呢?
此文章首次在“永不当田鸡”发表于 2008-1-9
这篇是2008年写下的 止凡亦在自己 facebook分享过。现在再检察一下内容 发觉仍旧适用在今天的香港 相信未来十年里 八成香港人都很难有大改变。 能跳出这个人生的循环者 应该是努力买入优质资产的人。
乜无得叫佢send番去你个email度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