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的欺凌,今时今日可以比“实体”环境中发生的,带来更广泛的、更深的伤害。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最新研究指出,香港是四十多个参与调查的国家或城市中,校园欺凌问题最普遍的地方之一。网络平台的欺凌,今时今日可以比“实体”环境中发生的,带来更广泛的、更深的伤害。
欺凌问题,源自弱肉强食的心态,也有将个人的不幸和负面情绪发泄在更无反抗能力的一群身上;欺凌者无论是有意或无知,都在伤害别人,在群体里本应不被容忍,止恶于微,何以现实中校园欺凌渐成为“常态”?因为,占群体大多数“旁观者”沉默不语 — 可能是因为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受攻击的对象,可能出于事不关己的心态。不过,旁观者就成了欺凌者的“帮凶”,让问题发酵。
2009年起,香港辅导教师协会推动《给守望者》计划,提出在纷乱的环境中“照顾自己、守望别人”的五个正向人际元素:
这些元素,也可以在网络世界成为数码公民的素养吗?
同行、休息、尊重、关爱和盼望”这些元素,也可以在网络世界成为数码公民的素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