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时,除了“总挂念从前”外,有些人更是睡得特别舒服?为什么风声、雨声等声音能够有助深层次睡眠?
听觉中的掩蔽效应,是指听觉系统中一种声音的感知被另一种声音所阻挡,只有在该声音分贝提高的情况下,才会更易被听到。
一般频率比较固定,或是大脑感知对人体无害的声音,都会让听觉产生掩蔽效应,从而隔绝变化较大、细微、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声音。情况就如日常对话中,虽然身边有各种汽车声、冷气声、小鸟声等,但我们大多只听到对话中的说话声。
因此假如没有掩蔽效应,当睡眠过程中出现突如其来的声音,例如另一半的打鼾声,都有较大机会清醒过来。
不过假如晚上播放风声、雨声等具重复性和令人平静的大自然声音,在身体适应了这种带有白噪声的环境下入睡,会让大脑知道身体正处于安全的环境,同时让人放松心情、安然入睡,更能达到深层次睡眠。要出现比起自然声音更大、更响和更突发的声音才会醒过来。
同时,由于听觉时人体的警报系统,变化较大的声音例如闹钟声亦会成为警报系统,出现时更能刺激大脑而被吵醒。
假如下次睡不着,不妨播放一些大自然的声音,看看会否睡得更舒服,提高了睡眠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