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大多数以西药作为短期治疗、中药作为长期调养治疗,然而近期中药新闻不断,作为供应链一员,如何来把关?以期符合政府规范且让消费者(患者)更安心?

中药制剂之应用源远流长,历代中医依据患者病情需要,于临床应诊时,将中药材炮制为丸、散、汤、丹、膏等剂型,并称之为制剂。且时代的转变及消费型态蜕变,对于中药亦同步跟进,科学中药(或谓中药浓缩制剂)即为因应时代需要之产物。

由于近期新闻陆续报导中医师用药不当,导致病患铅中毒等新闻事件,也让消费者、患者对于中药产生疑虑?! 本文以简略方式,快速让您了解中药能检验什么?及其限值为何?

※倘若消费者(患者)对于目前服用的中药制剂、中药材等还有疑虑时:

(1)可选择至医疗院所自费进行血液中的重金属检查。

中药材与中药制剂等相关法规:

中药贩卖业者与GMP药厂皆需依据 卫生福利部中医药司(以下简称中医药司)之规范进行检测:

详 中医药司100年8月29日署授药字第1000002752号,撷取部分内容如下表:

※上表未涵盖到农药残留及黄曲毒素等项目。

如有其他检测疑虑,欢迎与我们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