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举后,笔者所写的4篇评论,都围绕着一种新型市民政治的崛起,以及它在香港的最新发展状况,笔者希望以这篇作一个总结,探讨新型政治对香港政局的启示。 所谓的新型市民政治,是指随着社会的变迁,出现了一批新型市民/选民,他们拥有较高的政治认知水平和抱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政治参与程度亦较高(不限于选举),普遍对问题(issues)和候选人形象而非政策较感兴趣,对政党的依赖度亦较低。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市民政治亦带有一定的民粹性。 政治模式与生态的高速进化 这种新型政治在香港迅速冒起,与2015至2017年密集连续的选举年不无关系——频密的选举促使政治生态及模式高速进化,在刚结束的特首选举中,大幅改变了香港的政治生态,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模式。 这种新型政治的崭新性和独特性,以及它在曾俊华的竞选工程中所产生的威力,在中央及林郑月娥阵营需要以洪荒之力,才能赢得选举中已表露无遗。只不过,曾俊华阵营一定程度也是这种新型政治的“受害者”——由于这种政治模式及相应的政治路线也实在太破格,中央及建制派根本全然不懂,因而亦无法信任,以致受到建制派的排斥,最后只能接通泛民。 全盘掌控反而激发模式突变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