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主要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的刺绣,由于文化和地理的渊源,也发展到重庆等周边地区。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成都平原水土丰美,气候宜人,温湿度都适宜栽桑养蚕。川西这一地区古称“蜀”,在巴蜀大地上盛产丝绸;古蜀大地的丝绸文明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这既为蜀绣提供了刺绣原料——丝绸和丝线,使蜀绣发展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又为蜀绣发展兴盛创造了产业和文化环境。
2. 底料质量要求:优质真丝软缎、软质白画布、蜀锦等,能满足刺绣和装裱的相关性能要求,并符合国家质量技术要求。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属于"女红"的一个重要部分。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陇绣、湘绣、蜀绣,号称“五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