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错过一次升级的(问答01)

估计所有人都有“因为错过而懊恼”的经历。

其实用“错过”并不准确,因为多数时候其实是你自己主动放弃的。因为感觉这件事和自己没关系,也就没有花心思去学习去研究,等到反应过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重要的机会。

所以面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时候,不要先让“与我无关”的想法占据大脑,不妨先去主动吸收,按照那个观点去做一下。

做不好不要紧,但是只要你做了就会让这些观点和你产生联系,自然就有机会利用它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读完我的文章之后,很多人会表示“说得太对了”。

有的时候,这种阅读的愉悦感会让人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知道了文中的内容,生活就会变得不同。

虽然一篇文章能够帮你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但是那也只能帮你提个醒而已。

过去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因此错过的机会已经很遗憾了。

现在知道了以后,再不拿出些行动去完善自己,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恐怕更难以让人接受。

1-每天下午重新看一次当天的内容;

2-翻看以前的内容。

每看一遍都问自己,这一篇你确信已经读过了,那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希望你的这两个决定能帮你少错过一些东西。

好的文章,每当你多读一遍,都会发现有些新的收获。

原因其实不复杂。因为每一次当你重读的时候,你都相当于站在了更高的一个层面去理解它,即便这个高度并没有那么显著,但是确实是存在的。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呢?

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读过的内容。

所有你知道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被你复述出来,只有这样它才算是真正融入了你的系统内,并且有机会在这里“生根发芽”。

常常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如果自己当初不那样做,可能结果完全不一样。但是每次遇到相同的事情,还会用原来的思维方式去做,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性格决定的。

元认知能力那篇文章读得很吃力,甚至有点抗拒,想必是我最缺少的一种能力。

看了今天的文章,决定认真去读,直到读懂为止,不想再错过了。

我个人的经验是:把大多数自己听到的内容都保存在脑子里。

一些听到就明白的内容可能当时就消化了,而一些暂时听不懂的内容也要努力记住。这些暂时听不懂的、不理解的内容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随着自己知识的积累被串联起来,可能自然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