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广告系列架构[1]让投手能够组织自己的广告,方便地分析效果,从而调优。
FB官方文档有明确定义广告系列的三层架构:Campaign、Ad Sets、Ad。不照说明书的正确方式打开,必然用不好这个工具。
Campaign是每一条广告的基础。创建一条广告时,必须先创建一个Campaign,然后选择目标[2],即你希望广告实现的结果——是提高APP下载量,还是增加品牌知名度。
FB会根据所选目标,执行不同投放策略。
Ad Sets的作用是,确定怎么run广告。
这一层你需要设置受众、时间和展位。
对于预算,可以给每个Ad Sets单独设置,也可以给Campaign设一个总预算。开启Campaign Budget Optimization[3]的话,FB会自动给效果好的Ad Sets分配更多花费。
在这一层选择创意素材,即图片、视频、文案、链接、call-to-action按钮。
基于上述层级对应的设置内容,一条典型广告怎么设置呢?
假设我们现在想建一条广告,目标给网站引流——
1.新建一条目标为“Traffic”的Campaign
2.设定两个不同“受众”的Ad Sets
3.给2个Ad Sets分别创建2个Ad,使用一样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这样的Campaign设置下,我们能比较两组受众的表现,以及对应受众下,广告素材表现。
广告跑一段时间后,因为CBO机制,FB自动分花费给表现更好的Ad Sets和Ad。如果没有开启CBO,投手也可以根据广告数据,人为调整预算。
简单和统一的命名规范有利于数据分析,让广告表现的好坏有迹可循,辅助实现业务目标。
在我看来,优秀的投手必然坚持着严格的广告命名规范。这边列举一些可以加入命名的广告关键信息,你可以参考后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规范:
在这样的规范下,广告系列的三层架构命名会是:
类似的命名规范可以投手可以自己花时间确定,也可以公司层面来规定大家使用同一套。
重要的是坚持执行下去。
对广告系列三层架构的理解,是投手们的基本功。
在此之上的命名规范让每条广告清晰有规律地分类放好,帮投手节省时间,资源,更容易地归纳总结,实现公司的商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