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人们产生心理疾病时大都有个从浅到深、从轻到重的发展演变过程。心理疾病大体上有如下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
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主要表现是接受身体的内部或外部刺激后会直接地甚至是立即地产生“反应性”(也可以叫做“应答性”)变化。例如惊叫、否认、不予理睬心悸、血压升高等现象。属于这一阶段的“患者”一般会表现出如下一些情况。
(1)有的“患者”自我解嘲:他们的行动往往好似无意识地、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做的;甚至会自欺欺人式地为自己的行动辩解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合理化的、理想化的。例如自已千了一件蠢事当别人批评或劝阻他的时候他反倒振振有词地说:“你不懂!”“你外行!”
(2)也有的“患者”转移目标:他们往往用另外一种虚假的情感来代替、掩饰他的真实情感。例如失恋时用回忆对方的全部“缺点”来冲淡爱慕、思念的感情。
总之心理疾病刚刚发作的时期他们给自已寻找排泄心理阻塞的出路寻找逃避心理遭受风暴冲击的谜风港。
这一时期的心理疾病“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主要表现为不适应性的变化。心理疾病的先兆越来越显著。他们一般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症状。
(2)行为变化强烈:例如肌肉紧张、颤动、口吃、用手敲桌子、失眠、拼命地抽烟或喝酒等。
这是真正的疾病阶段。在这个时期患者随着来自身体内外刺激的强度、时间频度的不同以及每个人的人格特点的不同会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的精神症状严重的会轻生自杀。这样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应该向精神病医生和变态心理学专家求助。
至于心理健康学只能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出发帮助一些心理疾病初期“患者”防止症状恶化到后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