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以为从此远离洗肾人生,却不幸感染丙型肝炎。30多岁方先生术后不到十年,肾功能越来越差,恶化成肾衰竭,最后不得不又重新洗肾。医师指出,关键就在于他为丙型肝炎感染者,移植手术后,未能彻底清除丙型肝炎病毒,引发慢性排斥。
义大医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许耀峻提醒,若是丙型肝炎的肾疾患者,建议“先清、再换”,也就是先清除丙型肝炎病毒,等到治愈、体内找不到病毒后,再接受肾脏移植手术,才能有效降低日后肾疾复发的几率。(提供╱义大医院)
义大医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许耀峻表示,丙型肝炎属于系统性疾病,影响全身器官,并非仅止于肝脏。研究发现,丙型肝炎患者容易合并糖尿病、肾脏发炎、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自体免疫以及淋巴增生等疾病,这些都可能引发慢性肾病变,导致肾衰竭。
此外,丙型肝炎患者如果肾功能恶化到慢性肾衰竭,这时会面临双重折磨。除了洗肾的不便与痛苦,在治疗丙型肝炎时,难度更高,而传统干扰素针剂治疗,治疗成功率仅达五成,且副作用极强,以致许多患者中途停药。
至于慢性肾衰竭的丙型肝炎患者,如果想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以免除终生洗肾的厄运,也是困难重重,因为丙型肝炎病毒未清,患者即使换了新的肾脏,也只能暂时免除洗肾悲剧,几年后仍可能重至洗肾中心报到。
方先生就是典型个案,患有自体免疫疾病,又感染丙型肝炎,罹患慢性肾脏疾病几率远高于一般人,逐渐恶化成慢性肾衰竭,年纪轻轻就需终生洗肾。几年前很幸运地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不料术后几年,肾脏功能持续恶化,竟然又必须洗肾。
许耀峻提醒这类患者,“先清、再换”,也就是先清除丙型肝炎病毒,等到治愈、体内找不到病毒后,再接受肾脏移植手术,才能有效降低日后肾疾复发的几率。
许耀峻分析全国健保资料,发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若接受抗病毒治疗,洗肾的风险可大幅降低近九成二。义大医院观察65位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疗程前后的胰岛素阻抗变化,证实只要清除丙型肝炎病毒,就可有效控制血糖。
大部分丙型肝炎的肾疾患者未到需洗肾程度,因此,许耀峻呼吁病友,应该积极接受口服新药,在治疗丙型肝炎前做病毒突变检测,借此提高治愈率。如能清除体内丙型肝炎病毒,除可减少日后肝硬化、肝癌等几率,还可改善血糖调控,延缓肾脏功能受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