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今年主题是“修复和恢复退化的湿地”,联合国指出湿地能吸收二氧化碳有助减缓全球变热和减少污染,被视为“地球之肾”。
联合国网站资料显示,湿地是指水为主要因素控制环境和相关动植物的生态系统,广义定义包括淡水和海洋及沿岸生态系统,包括:所有湖泊、河流、地下储水层、沼泽地、湿草地、泥灰地、绿洲、河口等。
湿地对人类和大自然至关重要,现时全球表面湿地面积占大约6%,但有40%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在湿地生活和繁殖,湿地对生物的健康食物供应影响举足轻重、对人类和其他生态系统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故此湿地萎缩对环境、人类和生态影响严重。
联合国预计,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负面趋势指标将会持续,湿地消失速度是深林3倍;自1970年以来50年里,世界上35%已经消失。
导致湿地丧失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和建筑业排水、田土污染过度、过度开发资源、物种入侵、气候变化。总括而言,湿地丧失人们生计受到威胁,贫穷家深形成恶性循环。
联合国呼吁社会大众提高警觉和知识,应对湿地消失以致气候变化的危机,采取行动保护和恢复湿地,而世界湿地日是提高人们对这种生态系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