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连,我这里有问题,你可以帮我一下吗?”“好,没问题!”在花防部混炮营,副连长徐鹏钧中尉正仔细地检查炮管,对于各种疑问,总是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这番功力,是他一路由士兵、士官到军官的经验累积,成了单位“万事通”。
徐鹏钧说,从小爱玩又不爱念书,在父母眼中是个麻烦人物。高中毕业后,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加上想分担家中经济,而选择投身军旅,展开从军之路。
谈起军旅的点点滴滴,徐鹏钧最感谢的人,是当士兵时的连长。他说,当时入伍将届4年,对于未来仍感茫然,“每天浑浑噩噩的”。某天,连长将他叫进房内,温馨细数他在连上的贡献,鼓励他更进一步晋升士官,继续为国家尽心力。徐鹏钧回忆,若没有连长拉他一把,可能就没有后续的军旅生涯了。
“在部队待得愈久,愈看见自己的不足,就愈想去填补它。”徐鹏钧说,升上士官后,为了充实学识,他到空中大学公余进修,顺道弥补未能上大学的遗憾。公余进修的那段时日,除了处理部队事务,更要抽空念书,为课业研读至半夜,是常有的事。徐鹏钧指出,令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下基地时,常边处理准则教范,边研读大学课业。那时常常感叹一天24小时实在不够用。正因这阶段磨练,他培养出管理时间的能力,极为珍惜读书的时光,先后完成学业,并且通过士官转军官的训程,成为炮兵少尉,将这些学识带回部队、回馈国家。
从军10年,徐鹏钧从小兵到现在的副连长,丰富经验使他成为许多官兵心目中的“活字典”。他很感谢国家给的一切,常与官兵分享,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唯有如此,官兵相处才能如家人,单位才会充满“家”的感觉。
徐鹏钧仔细检查炮管,面对疑问总能迎刃而解。 (花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