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生产些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又如何影响本地的文化政治,以至我们的未来?这些都是十分重要但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知识生产和对政治的影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所有对香港未来有影响的政策和行动,都多少会受到各种知识的支持或反对;然而,要了解香港正生产些什么知识却并不容易,因为在不同的组织、社群、媒体产生的知识,都不太一样。为此,我们得要首先弄清楚在不同的社会脉络下产生的是什么知识,然后才有可能了解这些知识的作用、局限和文化政治。
“香港在生产什么知识”这问题,可以化成以下的一系列的问题:香港的中、小学在生产些什么知识?大学在生产些什么知识?研究机构/库 (包括国际性的) 在生产些什么知识?工会、商会、非政府/社区组织又在生产些什么知识?农民、工人、小贩、售货员、工程师、医生、经纪、律师、政府官员、牧师神父、公关、投资顾问、慈善机构义工等在生产些什么知识?报章、杂志、漫画、电视、电子游戏、电影、互联网等媒介又在生产些什么知识?谁在使用这些知识?为了什么?
是次研讨会尝试以“经济知识”和“农民/民间的知识”作为初步的切入点,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开启“知识生产与我们的未来”这重要而困难的问题的讨论。研讨会由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硕士课程毕业生李明慧主持,先由两位讲者介绍一些值得参考的书籍及文章,并发表讲题演说,然后由评论者余筱英作出回应及评论,再进行讨论,及后并由听众提问或发表意见。许宝强博士先介绍流行的常识及知识生产的过程,又以智囊团体的运作及美国智库的例子作讨论,从其评级准及则探讨所隐含的问题;而文思慧博士则谈谈一些糖衣骗局、资讯错误传递的例子,指出我们要去求证常识。
“我们的未来”系列是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新设立的“文化.政治”讨论平台,并尝试透过每月一次的公开研讨,探索紧扣香港社会脉络的各种当代议题,推动“文化研究”与本地 (广义的) 政治之间建设性的对话,以理性批判的角度探索香港的现状,展望未来,并借此推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