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苑玲向我邀稿时,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完成这篇文章,因为我对于认识自己真的很模糊,我觉得自己对于自己,常常会有种不明确、不确定的感觉。所以,我给苑玲的答案是-我试试看。

在一个因缘际会下,我认识了观音线和里面的人事物,也开始学会了认识自己。我开始发现,我的感觉变得很敏锐,很容易看见自己的情绪起伏。以前,我不会问自己怎么了?现在的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想哭?”以前我都会用一句话来带过,就是“我也不知道”。后来我发现,我是知道的,是不想说出来;或者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也可能是我不想再一次的去想令我难过和生气的事情,想赶紧的逃开,才会选择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其实逃避是没有用的,因为,那些事情有可能会再次发生,我们一样会再次的生气和难过。

唯有面对和接受,心里才会真正的舒服。我正在学着,当我的感觉或情绪出现时,往往是有种情境或是事件所引发的;我开始先厘清我怎么会有那些感觉,明白自己和看见自己就好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一些负面的自己,我看见自己的小气,看见自己很现实,看见自己不敢冒险,看见自己喜欢逃避问题,也看见自己的虚荣心,还看见自己不能接受他人对我有不好的评价,很在意他人眼光等。这些一点一滴的发现与认识,让我越来越了解自己了。

在这样的过程里,一开始会很不知所措,因为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有点难接受;尤其发现不好的自己,会想要改变却无能为力,也会很沮丧,觉得自己怎么会这样。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今天会长成现在的我,并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影响我的人事物,包括我的成长环境和我的家庭和整个社会。所以企图改变原来的自己,是很困难的;我想能做的就是清楚自己和接受自己。我想,清楚就能做好选择,心里也会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