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存在主义指一种20世纪哲学,其重心是分析存在和人类找到自己存在于世界的方法。其理念是人类首先存在,然后每个人终生都在改变其本质或本性。
简单来说,存在主义哲学着重通过自由意志、选择和个人责任发现自我和生命的意义。它认为人类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基于经历、信仰和见解做出选择时,一直在探索他们是谁是什么。任何个人的选择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需客观形式的真理。存在主义者认为人不依靠法律、伦理法则或是传统的帮助,应该被迫做出选择和承担责任。
世俗愿望是无用的。
存在主义定义广泛,包括各种概念。关于它是什么没有统一回答,而它不支持以下各点:
各种五花八门的哲学、宗教和政治的意识形态构成了存在主义,所以没有一套固定的理想和信仰的通用协议。虽然政治不一样,但都是为社会中的每一成员寻求最大的个人自由。
存在主义观点出自大萧条和二战之后的一个深度绝望的社会年代。社会曾经拥有的乐观精神被一战和世纪中期的各种灾难所摧毁。这种绝望感经由存在主义哲学家表达出来,直到1970年代,并延续到今日成为一种流行的思维和推理方式(同时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道德信仰系统和生活方式)。
存在主义者可以是宗教的道德主义者,不可知论的相对主义者或是非道德性的无神论者。宗教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反基督教者尼采、无神论者萨特、无神论者加缪都因其存在主义著述而出名。萨特是使世界在20世纪注意到存在主义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每个人都基本同意人类生活是决不可能完整和完全令人满意的,因为我们常想到不完美、没有权力和无法掌控生活时都会痛苦和失望。即使我们认为生活不能最令人满意,但是它还是有意义的。存在主义就是对于生命中真正自我和真正个人意义的寻求和旅程。
最为重要的是,存在主义认为专断行为最令人反感―就是说,当某人或社会想要强加或要求人们忠诚接受和遵守其信仰、价值观或是规则的时候。存在主义者相信这样会破坏个人主义,让人们成为当权者所希望的,因此导致其人性丧失,沦落为物体。存在主义强调个人判断,而不是专断的宗教或世俗价值观,才是信仰的决定因素。
喜欢这些信息?使用以下社交媒介与他人分享。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