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研读了几本脑科学书籍,突然意识到:智商需要重新被定义。智商可能更多是对人的一部分脑力的发掘。相比动物,人脑的可塑性更强。但这种可塑性会造成什么问题呢?每个人由于大脑信息储备和处理能力不同,造成大脑塑造结果的巨大差异。一人一世界。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位、不同的成长环境,使得每个人在知识储备、理解力、思考模式上迥异。

整个信息从压缩到解压的过程,一定会有损耗。最怕的就是形容词。不同人看,理解不一样。你觉得的“很多”,在我看来可能就一点点。 我在美国读书时请室友切西瓜,她问是几立方公分让我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很容易进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这里体现为四种心态:

第一种心态:“默认对方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你就该懂。”别人如果不懂,就懒得沟通。

第二种心态,“这你应该懂啊,我讲这么清楚你怎么就不懂?”或许,别人只是恰巧比你少参加了一次会而已。

第三种心态更可怕,叫“自尊(自卑)心态”。即“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凭什么要找你沟通?”大部分人都折在这种心态了,不经过思考,直接把问题归结于对方。

第四种心态,叫道德制高点。我以前的同事会和我说,“我什么都不图,就图公司能更好”;“我就是想把这件事做好。所以,你们应该理解我”;“我很简单很纯粹,所以这个事儿一定是你们有问题。”

本公司致力于帮助各种产业规模的企业提供财务、 IT及人力资源相关领域专业辅导与咨询服务。

由数立国际创办人建立的专业课程平台,期许大家能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