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主要污染为施工噪声、粉尘、沥青烟尘、施工污水、水土流失以及对基础设施等影响。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统一收集处理尽可能回用,不排入天然水体,对沿线水体水质影响很小;项目建设区域及影响区域内需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本工程建成将有效改善项目区周边的交通运输条件,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征地、拆迁和施工可能对当地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总体效应是利大于弊。

营运期:主要污染为交通噪声、汽车尾气、路面径流废水等影响。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声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经预测,工程沿线第一排建筑受工程交通噪声影响较为明显;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环境空气质量可达标。

施工期: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做好交通组织工作;扬尘采用洒水降尘等措施;施工布置尽可能合场远离居民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做好施工组织,减轻对现有道路的影响。

营运期:采用规划控制、隔声降噪、加强绿化、跟踪监测、加强交通管理、路面径流统一收集等措施降低营运期影响,满足相应环境标准的要求。

本工程符合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绍兴市快速路网规划及绍兴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符合产业政策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改善区域交通出行条件,对促进绍兴市交通网络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沿线居民出行条件、提高城市承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建成运营对沿线声、大气、地表水要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采取适当措施后,其环境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建设单位切实做好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是可行的。

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主要为沿线200m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以及利益相关者。

主要事项: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期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①设计、施工和营运期环境影响问题;②希望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③ 公众对拟建工程的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