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做才能享有住房自由的人生?”这大概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大哉问”。知名房地产学者、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荣誉讲座教授张金鹗,过去数十年来,陆续买过四间房子,透过不断的换房,才有了现在最满意的“退休宅”,回顾这段过去,他认为买房最重要的事,就是认清“心中之尺”。
张金鹗24日举行新书《住房自由的人生:房地产专家张金鹗教你活用七三法则、大数据,找回居住自主权》的分享会,他提到,买房前想做出正确住房决策,就要先做功课,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及偏好都不同,因此必须找到决定租房或买房的“心中之尺”,才不会被房事问题所困。
但什么是“心中之尺”?张金鹗表示,像是个人需求、产品品质、管理维护及负担能力等,皆是“心中之尺”的核心,民众不应听由“市场之尺”如区位、个案、建商条件、真实价格及销售状况等因素,来决定买房与否,这就像股票投资般,要认清买的是“个股”,而不是买“大盘”。
张金鹗具体说明买房前要掌握的五大元素,分别是“时机”、“区位”、“产品”、“管理”、“价格”。每个人对这五个元素的感受不一,因此要建立自己心中的一把尺,才不会被人云亦云的“市场之尺”左右了买房决定。
张金鹗举例,他在1988年买下人生第一间房时,采取“七三法则”。将五大元素分别以“很好(5分)”、“不错(4分)”、“普通(3分)”、“稍差(2分)”及“很差(1分)”做出评量表,后来算出这五大购屋元素的配比,分别是时机10%、价格20%、产品41%、区位26%及管理3%,算出来就是让自己生活舒适方便的“消费”因素占7成、买房投资的占3成。
▲张金鹗买房时会评估五大元素,近而检视“心中之尺”。(图/天下文化提供,摘自张金鹗《住房自由的人生》)
不过,随着年纪增长,张金鹗现在已购入人生中第四间房,是他退休后,与妻子两人所住的房子,主要考量在于,让自己的老后能过着舒适的生活,从上述评量表得出的结果,消费因素占了94%、投资因素仅占6%,由此可见,随着人生进程,买房考量的因素及结果,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