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旨在探讨现代大学之起源、发展及其当前问题,分析当前大学社群之内部问题,以及大学社群与非学术社群(如政治、经济、社会部门等)之互动关系,并探讨21世纪全球化时代大学的新挑战与大学教育的新课题。

本讲旨在透过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思潮、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经济与生活模式、亚洲中国的崛起等多重面向,反思二十一世纪亚洲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及说解因之而来的因应策略、解决之道为何等问题。 学习目标:透过本单元的修习和评量完成,学习者能 (1)了解大学“理念”与“实践”之间的二重关系性 (2)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两大思潮对于大学教育理念的影响 (3)以不同角度思考大学国际化的本质意义

1-2 21世纪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潮流激荡的时代7:41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51

1-4 21世纪是亚洲崛起的时代3:21

1-5 亚洲高等教育21世纪的新挑战(一):文化主体性的失落5:32

1-6 亚洲的大学因应“文化霸权”的对策与落实1:41

1-7 亚洲高等教育21世纪的新挑战(二):教育主体性的失落5:42

在这一个西方文化霸权的 冲刷、 影响之下,亚洲各国的大学应如何应应呢? 我以下提出亚洲各国 的高等教育,应应这一个文化主体性失落的对策 有三点。 第一点,大学的 人文社会课程,应该 特别加强从东亚出发思考 并且这个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应该 特别注重东亚经典及其价值理念,作为核心。 而教学工作,应该 扣紧东亚各国文化与社会的 特殊的脉络。 那么以上的这种策略如何落实 呢?我的建议是,课程设计与教学 内容应该凸显,亚洲文化与社会的在地特色。 那么并且从在地的特殊性之中来提炼 具有全球普遍性意义的学问。 其实 第二点,正是已故文化人类学大师 Clifford Geertz 在文化的解释这一部重要经典里面 所提倡的研究与教学重点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