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觉得我有拖延症!”娟娟一坐下来,就一脸正经地对着我说。
“拖延症?你为什么这样形容自己呢?”
“我的男朋友很有效率,他很多事情都会提早开始做,我都不行。所以常常被他骂。”
“老板交代的专案,我也常常没有写,东拖西拖的,一直等到时限快到了,才在最后一两天把整份企划赶出来,有时拖到最后一刻,连检查的时间都没有,就得交了!”
“上次你交代的作业我也没有做,因为我想要好好做,所以上礼拜请假。不过这礼拜也没做呀,今天还很挣扎到底要不要来...”娟娟越说嘴角越往下掉。
“你还是来了,为什么呢?”我好奇的问。
“因为我知道我如果这次不来,我可能下次也不会来,然后我还是不会做这件事,然后然后,大概就会不了了之了!我实在很不喜欢自己这样,我不是没有意愿做,但是我管不了自己,我就是会想要逃走!老师,我的症状很严重吧!”
我能了解娟娟的心情,如果她一直处在跟自己想要的目标背离的纠结里,真的会很耗费自己的精神,时间久了,还可能会从“觉得自己不想做”,慢慢变成“自己没有能力做”的负向循环里。
我拿了一张纸给娟娟,请她在纸上画出一条线,上面标出0-5的刻度。如果0是完全还没开始,5是做得非常好,娟娟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状态是在2-3的刻度;而她男朋友是在刻度4-5。我进一步跟娟娟逐一讨论,2、3、4、5的刻度,对她来说有什么不同,娟娟也在讨论中,一步一步地剖析自己的状态。
娟娟认为做事情就要符合刻度5的标准,但是自己很难一步做到那里,才会还没做就懒了...因为不想面对、想做更多准备、觉得一定要做的很完美... 这些远大的目标反而让娟娟陷入了:不想面对的纠结里,落入了“做不完、做不好、逃走、不想做”的负向连动循环了。
随着刻度展开来,娟娟的脸也逐渐多了笑容,她发现自己是可以有选择的!不需要每件事情都要用刻度5的标准,有些事情可以刻度2、有些事情刻度3也不错,甚至,先用刻度2把基本盘先做起来,之后自己还有时间,再来细细调整,压力似乎也变得比较小了呢!
你身边,也有这样心里想做,但是总是很难动手去做的朋友吗?
快跟他分享这简易可行的三个步骤、五个刻度,一起来试试看!
第一步:请找张A4纸,将纸横放,在纸的最上方,写下自己最近想要做的一件事情。
第二步:刻度0是尚未开始,刻度5是完成。
请在线上标示出,对于这件事情,自己现在在线段上的状态。
第三步:以这个状态为基准,在线段上向前、向后延伸,逐一给予定义。
将大目标分解,找到自己的第一步。
不论是哪个刻度,想要完成,跨出第一步就对了,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