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吃槟榔、烟酒的49岁吕先生,多年前罹患唇癌,但未稳定就医,被转介到台北慈济医院治疗时已是口腔癌第四期患者,不但颜面被一颗不规则形状的大肿瘤占据近四分之一,嘴唇更被侵犯到几乎看不见。

为了让吕先生在切除肿瘤后仍能保有颜面功能及嘴唇的外观,医疗团队决定在肿瘤切除手术时保留颜面神经,再施行“显微游离皮瓣移植”手术,透过一年的复健,吕先生已能进食、说话,且持续进步中。

唇癌是发生在上下嘴唇的恶性肿瘤,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若是罹患恶性肿瘤,恐会严重影响颜面外观和生活品质。

台北慈济医院整形外科医师魏林瑰指出,癌症的切除范围要预留安全距离,以确保癌细胞清除干净,减低复发率;但吕先生的肿瘤扩及颜面、嘴唇及口腔内侧,切除后会留下极大缺口,若用一般补皮肉的方式重建,也会影响未来功能。

为了克服这层障碍,先由耳鼻喉科医师切除肿瘤时保留颜面神经,之后再施行“显微游离皮瓣移植”。魏林瑰说,这是将自己身上的皮肉,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手术时间超过12小时,他利用吕先生的扩筋膜张肌皮瓣与大腿前外侧皮瓣,刻出嘴唇形状,口腔肿瘤切除暨颜面重建手术才宣告成功。

魏林瑰提醒,手术为吕先生的嘴唇保留了肌肉与神经,必须透过咬东西、讲话等不间断的复健,才能愈佳灵活、控制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