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万一)长江文艺出版社日前在京为其今年年初出版的长篇小说《大江东去》举行作品研讨会。研讨会从不同方面剖析了《大江东去》的得与失,优与劣。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华录百纳影视公司同时宣布重金购买《大江东去》的影视版权。
评论家白烨认为,作者的描写很丰厚,大致上写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发展和进程,以及这个进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包括四个人为代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个体经济体制的一种生成、发展、演变。她把改革写了,把开放也写了。她写了经济,还写了政治,写了官场,还写情场。一部作品里头,所涉及的生活内容是方方面面的,达到这样的丰厚度,能够有这样丰厚的生活能量,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出自于女作家之中,更了不得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张颐武认为,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小说,特点就是长,贡献也在长,它的局限也在长。这本书跟一般很长的网络作品有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写的是非常具体的这30年来中国这个变化。30年来发展的路向,就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写出了“中国梦”,“中国梦想”比什么都强。中国人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本书就写出了“中国梦”的力度来。中国人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怎么样创造自己的历史。
80后作家蒋方舟则认为,这本书对他们这一代的人来说,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名词的一个详细的注释,也是一个个体的《人民日报》。读这本书给她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反差,它是一个网络写作,是现在最流行、最时兴、最时髦、最新潮的一个形式,然而却是写一种最古老、最传统、最不时髦的一种文学,是写一部边缘史。这样的反差很有趣。这是一个经过专门文学训练的人都会感到此路不通的写作。
本次作品研讨会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和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会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周百义表示将充分尊重专家学者和读者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大江东去》这部作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