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光动力疗法具有选择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等优势,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包括皮肤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其中光敏剂、激发光和氧气这三要素缺一不可。然而,水溶性光敏剂的生物利用度低、可见光对生物组织的穿透能力差以及肿瘤的乏氧微环境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光动力疗法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因此,提高肿瘤部位光敏剂和氧气含量以及增加光敏剂对激发光的敏感性,对于提升光动力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该团队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及非共价作用诱导的自组装过程,得到超敏感的增氧型光敏剂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在0.05 mW/cm2的微弱光照射下就能够生成单线态氧。他们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光敏剂敏感性增强的因素。该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肿瘤细胞对水溶性光敏剂的内吞效率,具有显著的光动力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有望将光动力治疗范围扩大到实体肿瘤中。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