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也得有良好的环境空间来培育滋养。政府2002年正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2007年起,台湾烟酒公司缴回的旧酒厂土地陆续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有台北、台中、嘉义、台南、花莲等五大据点,这五大园区,分别在不同的县市,也因为地方属性而有不同定位。 文创应该是门好生意,不过文创园区的商业经营挑战重重。文化部的五大文创园区,花莲园区去年与经营厂商终止契约、收回自管、进行转型。台南文创园区,起初经营遇到瓶颈,去年底团队调整后渐入佳境,才有盈余。最“年轻”的嘉义文创园区被文化部定位为传统艺术创新园区,每月需三百万元营运金,至今收支无法打平。只有台中文化资产园区属公办公营无亏损问题。 五大文创园区中,台北的华山文化园区最为引人注目,虽然餐厅、商店太多、艺文性不足屡遭批评,不过华山文创也足足花了六年才达到损益两平。究竟文化创意园区该是什么样貌?要如何兼顾创意与营运管理,才不致陷入生存的两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