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香港餐饮业与零售业可谓“命运共同体”,经历第五波疫情低潮,加上各种餐饮处所限制,首三季整体食肆收入较疫情前差距高达逾三成。虽然市场憧憬内地及香港通关将重新带旺行业生意,不过业界代表预计,通关利好效果最早要在明年下半年才出现,近日政府放宽宴会限制,反更有助带动中式餐饮明年生意增长。

以今年首三季计,香港整体食肆收益为613.1亿元,按年下跌9.3%,较疫情及社运前、即2018年亦有31.2%的跌幅。按食肆类别划分,酒吧及中式餐馆最受疫情影响,酒吧今年首三季收入为4.11亿元,较2018年相差逾六成;中式餐馆收入为212.7亿元,较2018年低36.6%;非中式餐馆及快餐店则相差15.9%及11.4%。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对明年行业表现看法较乐观,他指虽然内地近日确诊个案急增,明年初落实两地通关后,内地旅客亦需时适应这种新常态,旅客不会立即来港消费。不过内地达群体免疫后,将更快回复经济活力重拾发展动力。

他续称,2018年访港旅客高达6500万人次,对餐饮业生意起重要作用,通关无疑可助餐饮业生意复常,不过将有过渡期,复常后亦要急起直追。他估计明年下半年旅客数量将慢慢复苏,惟未必能弥补上半年的生意表现,相信要待2024年才真正迎来复苏。

他又指,疫情前香港每日平均酒席高达8000围,过去一直受限于餐饮处所宴会人数,生意只占过去表现不足一成,近日放宽后即有新人要求加开酒席,相信需求强劲之下,明年中式酒家表现将跑赢其他餐种。此外,黄家和指出,疫情期间大众化餐饮崛起,包括茶餐厅、快餐店以及近年掀起的两𩠌饭热潮,市民生活习惯有所改变,未必追求高价餐饮,相信相关餐厅生意仍可维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