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甘蔗、木薯、果树、作物养分高效利用方向)、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单位、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资质认证单位;广西亚热带果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水稻、木薯、蔬菜、食用菌)良种培育中心、广西芒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西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水稻研究所、广西大学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园艺研究所、应用昆虫研究所、广西大学蚕学研究所、广西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广西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广西大学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中心。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软科学研究所、广西大学中草药资源与中药农业研究所、广西大学农科实验实习协同创新基地、广西大学生态经济与游憩管理研究中心、广西大学都市农业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农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路100号 邮编:530004
先后毕业于广西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博士。 1970年12月生,汉族,籍贯山东高密,中共党员。 曾任:广西大学商学院科研秘书、副教授、教授、财政金融系主任;广西大学商学院财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副院长(副主任)、教授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甘蔗、木薯、果树、作物养分高效利用方向)、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单位、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资质认证单位;广西亚热带果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水稻、木薯、蔬菜、食用菌)良种培育中心、广西芒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西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水稻研究所、广西大学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园艺研究所、应用昆虫研究所、广西大学蚕学研究所、广西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广西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广西大学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中心。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软科学研究所、广西大学中草药资源与中药农业研究所、广西大学农科实验实习协同创新基地、广西大学生态经济与游憩管理研究中心、广西大学都市农业研究中心、乐动体育官方网站入口(中国)有限公司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成立于1928年10月,1999 年,广西大学成为国家“ 211 工程”项目建设学校﹔ 2004 年,广西大学被批准为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2005 年,广西大学在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广西大学现设有 30 个学院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文、理、工、农、管、教等九大学科门类
为促进高校间优秀大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增强青年学生对广西大学研究生的了解和兴趣,选拔对攻读广西大学研究生有兴趣、具有培养潜质的学生,经研究决定,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拟于2019年7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夏令营内容包括:知名学者讲座、博士生导师讲坛、校园科研参观、校园文化考察等。 1.招生人数:50(含校外35校内15) (1)国内有推荐免试条件的高校三年级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2020年应届毕业生); (2)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三年(或前五学期)总评成绩排名在本校同年级本专业前30%之内;或各科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专业或者虽然成绩不在班级排名的前30%,但在其他方面有优异表现者,如有相关科研成果(需提供相关材料复印件)等亦可申请; (一)夏令营采用网上报名,不接受纸质材料申请
主要荣誉:广西监察委特邀监察员/南宁市仲裁委仲裁员/崇州市仲裁委仲裁员/广西法学会理事/广西行政法学会秘书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法学会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许崇德宪法学发展基金第三届学术有奖征文二等奖。/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优秀班主任(2012.04)/广西大学优秀班主任(2008,2010,2015)/广西大学继续教育优秀教师(2011.5)/广西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2017)/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十佳导师”(2016)/所任072班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班集体(2010.5)以及广西大学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