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戏时,我发觉这个故事的一个 loop-hole:八百比丘尼是有机会决定自己会不会死在左近介手上的,就是在领主请人请她下山的时候,如果她没有下山,左近介就不会知道八百比丘尼的事,也不会上山杀死她了。这样,她就有可能脱离那时间回转的宿命。在这种意义下,她是否选择下山,就另有意思了。她选择了结自己以偿罪,还是留下性命去救更多的人呢?当然事情还不是这般非黑即白,例如她不死的话,就没有“新”的八百比丘尼回到过去替人治病。

之后我回家看原著,才知道原来也改编得蛮贴近的,不过原著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左近介的善心。她看见妖怪却不惊慌,动了善心,一视同仁对治好他们,将这工作视为己任,感觉就好像德兰修女。舞台剧碍于限制未能表演出各种妖怪,所以就将重心回到左近介对父亲的追忆与梦魇,正当自己恨恶父亲之时,自己却也渐渐变得似他。

八百比丘尼说的其实还是轮回,不过经历时间穿梭,就更添一重意义。记得早前在网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说人死了见上帝,上帝对他说会将他再送回人间,但时间并不同,而原来世上的所有人,都是由一个人不停时空轮回而来。所以我以外的还是我,但我们却自私,没有包容的心,便又与自己发生战争,自相残杀。这故事的道理,与八百比丘尼,其实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