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2016年10月21日-23日,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届中国心力衰竭学术年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此会议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共同主办,会议云集国内外知名心力衰竭专家,围绕心力衰竭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相关指南解读和风险评估、心力衰竭防治策略等议题,以报告、病例研讨等多种展现形式进行专题讲座,吸引了全国各地近1000人的参会。 康哲药业赞助开展了新活素临床应用病例分享会,邀请三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的病例分享。 本次会议进一步夯实与心力衰竭学组专家的良好关系,为新活素后续的科室拓展、适应症推广奠定基础
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有哪些?心力衰竭的并发症,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力衰竭的治疗,要取得彻底的治愈,就应该先将心力衰竭并发症先治好。因此,患有心力衰竭的人,在治疗心力衰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心力衰竭的并发症的治疗,以免耽误心力衰竭的治疗
张宇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FESC,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心衰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和中国心力衰竭质控项目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JACC: CardioOncology国际编委,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部主任和副主编。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工作多年,积极推动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诊治,擅长各种心肌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以及疑难心肌病、肿瘤性心脏病、淀粉样心肌病、心血管急危重症诊治。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基金,国家十三五课题子课题
年龄大了以后人体的各种机能都会下降,抵抗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差,这就会导致老年人特别的容易就被感染上各种的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心力衰竭这种疾病,那么对于患者来说,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如何的进行护理呢? 心力衰竭由很多种情况病发,大多是其他严重的疾病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前期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病发迅速,症状严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比较棘手,康复也比较慢
近30年来,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数和比例逐渐增长,并有再住院率高,死亡率高,且在规范诊治上指南和实践之间有较大差距的特点。我国有大量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群,以及日趋严重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这使得我国拥有巨大的心力衰竭高危和患病人群。 为积极推进心力衰竭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和质量控制工作,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指导下,在全国医疗同仁支持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二十多个省市相继成立了省级中心及成员单位,全国共八百余家医疗机构纳入国家心力衰竭专病诊疗质量控制体系中,并取得显著成效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山东省中心第二批成员单位成立大会于2019年12月1日在济南隆重举行,会上我院被授牌为“国家心血管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早期识别诊断、正确规范治疗及完善康复指导等贯穿心力衰竭防治的整个环节
国家心脏中心心衰计划主任沈庆龙助理教授表示,由于人口老龄化,本地心力衰竭患者有增长的趋势。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站CNA报道,中心去年治疗了3157名心力衰竭患者,与前两年低于3000人相比有所增长。 沈庆龙助理教授说,医疗进步使得心脏病发作的病患能活得更久,他们的病情在此期间有机会恶化成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室射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1],是很多心脏疾病的常见终末阶段,也是一种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2019年,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达到3030万,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到3870万,即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2]。尽管近五六十年来心衰的治疗已取得不断的进步,但目前这一疾病仍然是致命的临床顽疾,其5年死亡率高达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