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议员黄洁贞表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支持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即“一个平台”),而中葡平台的建设工作已开展近十六年,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澳门与葡语国家的进出口总额?步增长,由一九九八年约一亿九千二百万澳门元上升至二0一八年约八亿一四百万澳门元,升幅达四点二四倍。同时,一九九八年至二0一八年中国与葡语国家进出口总额,亦由廿六亿五千四百万美元(约二百一十四亿五千二百万澳门元)的进出口总额到现时的一千四百七十三亿五千四百万美元(约一万一千九百一十六亿澳门元),激增五十四点五二倍。由此可见,中国对葡语国家的贸易需求将越来越庞大。面对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澳门未来如何做好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角色定位,充份发挥本身优势,进一步扩大平台的影响力,对澳门社会自身发展,对国家对外经贸战略,都有着长远及积极的意义。在国家支持下,中葡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加上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实,本澳将面临更大的机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特区政府一直以来重视中葡教育,现时有多所机构及学校提供葡语教学,政府每年亦资助本澳学生居民前往葡萄牙大学修读法律及其他学位,这些中葡人才无疑是澳门建设中葡平台的重要力量。但根据澳门二0一六年中期人口统计,本澳能流利使用葡语的人口仅占百分之二点三,可见其数量未能满足政府及市场对葡语人才的实际需求。

此外,澳门的历史原因,拥有特殊的历史、语言和文化背景,亦有很多从事相关中葡翻译、法律、公证、中介、贸易及金融服务的机构,加上二0一七年落户澳门的中葡基金总部,使澳门在与葡语国家的交往和贸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惜的是,虽然特区政府致力打造中葡服务平台,但有意见指“整体上来看,其所具有的相关优势并不集中,市场认知度不高。”。

对此,他提出以下质询:

一.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服务合作综合大楼于日前平顶,预计十一月峻工,将用作“中葡论坛部长级会议”的举办场地和内地及论坛各与会国举办中葡平台相关活动,并已有相应的场地规划。为了“一中心,一平台”的建设及配合国家发展大局,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和可持续发展,请问当局是否已有具体建设中葡平台的工作方案,以科学地整合和发挥相关优势,合理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打造优质的中葡合作平台?

二.本澳资源有限、经济较为单一,而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的各项政策,将为本澳建设中葡平台带来新的机遇。因历史关系,本澳具备担当桥梁和平台角色的资源。现时条件下,请问当局如何针对地向内地各城市作宣传推广,将澳门打造成中国提供中葡翻译、商业配对及法律咨询等服务的唯一地区,令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升上新层次?

三.特区政府致力打造“一个平台”,中葡人才不可或缺,并且法律及公共行政对其需求巨大,但本澳现时能流利使用葡语的人数比例极少。请问当局是如何加强及完善人才培养、人才回流相关政策,提升本澳整体的葡语水平,令中葡平台得以长远发展,以提升本澳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