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刚过,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化工机械厂如期向美国客户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由该厂精心设计并制作、用于羟乙基纤维素生产的80立方米大型脉冲气流混合机顺利地通过了美方的验收。
“这是目前国内最大型的脉冲气流混合机了。”该厂负责人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国内能够制造同类设备的企业为数不多,做这类产品不仅对厂家的质量管理要求特别高,还得有深厚的化工专业背景才行,一般的机械厂做不了。我们有这方面的优势。现在很多跨国公司,如美国的宝洁、GE、赫克力士等,还有德国、法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些企业,都和我们厂有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家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小型化机厂,员工不过50余人,但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化工专业背景,以及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近年发展势头迅猛。在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下,化机厂仍然完成了350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同比保持2位数的增幅。
该公司销售的增长主要依靠出口订单的增加,及在华外资、合资、台资、国有大型企业的订单,以产品质量可靠、制作精细受到客户的普遍认同。其业务领域也得到不断拓展,除化工行业外,食品、饲料、医药等行业均有涉及。
“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细节”,这是化机厂人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而这一观念是经过惨痛的教训获得的。
化机厂人向记者讲述了2005年发生的一件事。这一年,他们史无前例地接到了来自宝洁公司的一份订单,对方要求为之定制一台2立方米的无重力粒子混合机,当然提出的技术要求也十分苛刻。作为一家小厂,他们能被宝洁这样的大公司看中,自然备感荣幸,上上下下都十分重视,并寄希望于通过这次尝试敲开国际市场。
然而,3个月后,当他们把精心制作的产品呈现在客户面前时,却被批评得体无完肤。对方提出的一大堆毛病,在当时的化机厂人眼里完全是“吹毛求疵”。比如焊缝不够光滑、刨光度不足等等,这些所谓的“质量不达标”,既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也不会影响产品的寿命,在国内已完全称得上是“精品”。后来经过反复协商,化机厂同意重新为对方制作。这一次,他们发誓一定要通过验收。从第二台机器里,宝洁公司的验收人员看到了化机厂的进步和执着,终于完成了这难能可贵的一单。
这次经历不仅让化机厂人领教了外企苛刻的质量要求,也深深地体会了什么叫“细节决定成败”。国外先进企业对产品的要求不仅要“耐用”,而且要有“品位”,不放过一个细节;而我们的质量意识往往过于追求“低成本”和“实用性”,却往往流于粗糙。这种质量意识的差异,导致了国内外产品质量的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企业首先必须从转变观念开始,将全新的质量观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之中。
对于高品质的追求,给化机厂带来了明显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化机厂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不只宝洁公司成为该厂最稳定的大客户之一,更多外企也纷纷将“橄榄枝”伸向这家小而精的企业。他们的产品已成功走向国际市场,为越来越多的国际用户所接受和认可,包括大型脉冲气流混合机在内的诸多专业设备产品正在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