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前言,托克维尔开宗明义提到,自己写作的并非一部大革命史,而是针对大革命所进行的研究。他所欲探讨的是,“这些法国人由于哪些事件、哪些错误、哪些误判,最终放弃了原先的目标、忘却了自由,只想成为世界霸主身边平等的仆役;为何一个比大革命推翻的政府更强大专制的政府,会重新夺得并集中所有权力,取消以如此昂贵的代价换来的所有自由,以虚幻的表象取而代之?”

  他从而讨论了旧制度中,贵族的权力如何逐渐被君主专制取代;贵族阶级没落,却仍保有其特权,使得法国人民对不平等的恨意越发强烈;有产阶级为了证明自己有别于一般平民,如何在旧制度中借由争取特权来谋得地位;人民如何因为对不平等的愤怒、对特权的喜爱,最终成为一个个分散的小集团,彼此疏离且不再关心公共事务;当法国人原有的温和风俗,摆脱了宗教、旧习惯,以及法律对人加诸的限制后,如何不受控制,使他们在大革命时成为了最粗暴的民族;没有政治实务经验的文人,如何透过他们的理想引导人民完成这场暴烈的革命,又产生何种弊病;社会主义如何从专制中诞生;而重视平等却不重视自由,使得法国一次又一次在大革命后迎向专制政府。

  然而,这些犀利的批判并不代表托克维尔不认同大革命,他赞扬人们“不只是要建立民主的制度,还要真的自由;不但要消灭特权,还要彰显并保障人民的各种权利。这是青春、热情、自豪的时代,充满慷慨和真诚的感情。尽管它有各种谬误,但会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将让那些想腐蚀或奴役人类的人不得安宁。”

  而从附录里托克维尔对三级会议省朗格多克省的讨论中,我们能见到托克维尔理想中一个较为健全的制度。

  本书出版于一八五六年,距今已近一百六十个年头,我们依旧没有脱离公共精神丧失、贫富差距加深、对阶级不平等与特权的憎恨、对强势领导人的期盼等问题,托克维尔对欧洲古老政体种种弊病的分析,以及对平等社会提出的警讯,在如今看来,仍旧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亦是历经两百年,托克维尔之声望仍然高居不下的原因。

  法国政治家、社会学家及历史学家。出身于贵族家庭,其家族在大革命期间曾有六、七人被送上断头台,且为坚定的保皇党;但他却热衷于民主自由,并能脱离贵族视野,从行政、立法等制度面来讨论法国大革命,并始终支持大革命的理念。著作有《民主在美国》(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旧制度与大革命》(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及《回忆录》(Souvenirs)。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他讨论了大革命爆发前后,民主、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人们常将平等置于自由之前,甚至不在意个人自由。由此,民主能够产生良好的一面,但也有不良作用;民主能带来社会的稳固进步,但也有其危险之处。人们往往因为地位渐趋平等,更容易使旧制度残留的专制扩散于社会;人民冀盼强而有力的政府,继而愿意放弃个人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这也是为何拿破仑一旦激起人民的激情,便迅速创造了一个受众人拥护且更专制的政府。

  托克维尔曾写道:“人们殷切期盼我成为一个有党派的人,但我并不想如此。人们希望我怀有激情,但我认为,与其保有激情,还不如爱惜自由与人的自尊。在我看来,各式各样的政治制度,只是能比较完善的满足人们的激情罢了。”这或许可以视为托克维尔其个人原则,以及看出他对自由的至始至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