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管瑞平苗栗县11日电)苗栗县头份市刘姓男子在大卖场购买火龙果回家存放冰箱,隔天切开食用,发现果肉内有白色小虫蠕动,当下冲到厕所呕吐;果农提醒挑选表皮光滑的火龙果,品质较优良。
刘男今天表示,父亲节晚上前往位于头份市一家卖场,花了新台币57元,采购3颗火龙果,回家后存放在冰箱,隔天拿出1颗切开食用,吃了2口,赫然发现果肉上竟有白色的小虫。
刘男指出,原本以为火龙果外皮坚硬,不会长虫,没想到会有活生生的小虫蠕动,当时赶紧冲到厕所吐掉并漱口,直呼以后不敢再吃火龙果,并在网络贴文提醒其他民众注意。
卖场业者事后回应,可提供消费者退货服务,往后将严格把关,但刘男表示,总共只花57块钱,不想再跑一趟;在苗栗专门种植火龙果的果农黄志涌则表示,刘男所买的火龙果,可能在种植期间,没有多加一道套袋的程序,遭到果蝇叮咬才会长虫。
黄志涌指出,火龙果熟成阶段,若没有套袋,容易吸引果蝇、金龟子甚至蜗牛啃食,其中果蝇还会把卵产在果实内,如果没有仔细看,根本没有办法发现,因此提醒消费者,选购火龙果要观察外观,果皮上有突起咖啡色的小圆点,就可能遭到叮咬,应避免购买,最好挑选外皮光滑的火龙果,品质较为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