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师胡裕升表示,越来越多40岁以上民众希望透过激光手术,一并矫正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视力问题,只要经过谨慎评估,年纪不是问题。记者李树人/摄影

大部分都以为激光矫正视力手术,应该趁早做,不过,眼科医师发现,越来越多40岁以上民众希望透过激光手术,一并矫正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视力问题,只要经过医师谨慎评估,年纪不是问题。

一名即将退休的男性,近一年来,自觉视力老花,想要看报纸或菜单时,就得戴上眼镜,但配戴眼镜的动作,就显得老态,经医师评估后,接受激光手术,利用双眼的不等视原理来矫正老花,术后相当满意。

新竹大学眼科主任胡裕升表示,今年引进新型“角膜地形分析系统”,大幅提高术后视力品质,此系统是透过外在新进仪器检查,制造更精准角膜地形图,清楚剖析眼球表面的构造,并显示**矫正度数,借此形塑出理想中的形状,临床观察,多数民众术后相当满意,其中,约3成民众术后视力可以达到1.5。

至于激光手术则是以飞秒激光来制作角膜办,术前经过精密的计算角膜厚度及平滑度,因此精准度、稳定度、安全性均相当的高,且副作用较小,大副降低术后畏光、干眼等困扰。

胡裕升指出,尽管激光视力矫正手术已经相当纯熟,但在手术之前,医师与民众好好沟通,最好先模拟术后视力状况,包括看东西、走路时,若经检查后,不适合手术,就不该勉强。

胡裕升表示,大部分民众在步入40岁之后,就会开始感受到老花的不便,透过老花近视激光手术,可以精准控制度数,一眼负责看远方,看近的这一眼则度数保留多一点,就可以应付老花现象。

胡裕升建议民众,如想拥有**视力,务必与眼科医师好好沟通,告知自身用眼状况,找出最适合的矫正方式,除了激光手术之外,针对已有白内障的民众,可选择抗老花晶体置换术,利用新型特殊功能的人工水晶体可一并解决白内障、老花、散光、近视或远视等视力问题,接受度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