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文化馆被列为三级历史建筑,其后参与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于2009年起开于进行保育及活化工程,复修过程尽量保持原貌。文化馆于2014年正式全面开放,致力弘扬中华文化。在经历过多番回异的用途更改后,饶宗颐文化馆现时的面貌又变成何样呢?

饶宗颐文化馆的活化工作由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展开及管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的名誉会长为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为表扬饶宗颐教授多年来于学术界及文化界作出的成就,于是将此建筑群命名为“饶宗颐文化馆”,亦呼应了文化馆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活化后的饶宗颐文化馆,不同的楼房改作不同的用途:下区及中区的楼房改作为艺术馆、保育馆、餐厅、演艺厅等等,而保育馆内面有常设展馆,向公众介绍此地方的历史及现时的发展;上区设文化旅馆“翠雅山房”。饶宗颐文化馆亦不时举办展览、讲座、工作坊、或比赛等等,主要推广文化和艺术。若大家有时间,寻踪觅迹也极力推介大家到访参观一下。

【#百年建筑:饶宗颐文化馆的建筑特色】

【周末寻迹:逾百年历史的终审法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