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于1880至1890年代,何氏家族于现址土地上兴建了一幢楼高两层连果园和花园的半欧陆式华丽大宅,名为“何家园”。何家园石屋于1940年代初香港日治时期兴建,当时日军拆卸多条九龙城的乡村以扩建启德机场,因而在联合道一带上兴建平房安置无家可归的村民,日军先将残破的何家园大宅拆毁,并在其地基上兴建一 群包括现时石屋的两层高中式平房,并改名为“侯王新村”,其后又改名为“侯王庙新村”。战后大量难民涌入香港,平房区沦为寮屋区,称为侯王庙新村、荔枝园和何家园。 寮屋区内开设多间片场,据称石屋曾作为附近的友侨片场之货仓,后租予“蓝恩记山坟墓碑工程”等公司为墓碑厂工场。包括侯王庙新村在内的寮屋区于2001年清拆,石屋成为村内仅存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