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方法,现行的标准是1986年5月31日发布,1987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考虑到发行的日期,可以说整个内容相当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但仍然沿用至今,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符合生产安全实际的。

该标准,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为对象,对于事故的类别、发生原因、严重程度等进行了明确。虽然是对于事故结果的总结,但如果我们从结果向前看,不难看出我们生产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

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而事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异常接触。如下图: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一般来说,即:具有不安全状态的物体。被分为27个类别。

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该人数,常作为统计指标进行报送。计算方法为: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该指标,常用于组织内部进行事故统计分析使用。计算方法为:

实际总工时的计算方法为:实际总工时=统计期间内平均职工人数*该时期内实际工作天数*8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该计算方法为:

其中,损失工作日的换算,在该标准的附录B进行了规定。例如: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为6000日。总损失工作日,是指统计期间内,每一受伤害者损失工作日的总和。

如何通过颜**分焊接用橡胶软管所适用的气体?

努力建立职业安全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从业者安全意识,探讨**管理实践,把握主流安全技术。我的职场,从安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