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全真道教(修订版)》一书由吴亚魁所著,主要处理江南六府一州地区的全真道教。旨在透过道观的兴衰多寡,概见江南全真道教的盛衰景况,以展示全面的道教史,及让读者认识并掌握全真道演变的全貌与规律。本书为上海太清宫道教文化丛书之一,于201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版。

近年来,人类学者或采用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宗教学者正日益关注中国地方宗教文化的研究,并多以实时、动态、描述和田野等方法进行考究。然而,有关地方宗教的历史研究却不多见,其中长江以南的全真道教就是乏人问津的**例子。纵然学术界现时有着不少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如:全真道教的南北合流、王常月 与江南全真“中兴”、全真道教在江南的流布与嬗变等,但大多是通史、综论著作,或是不可避免的兼及,甚少是直接以江南全真道教为题。加上,以上的研究所倚重的主要资料不外乎是《金盖心灯》等少数道内文献,完全不足以勾勒出江南全真道教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更遑论具体而深入、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作者遂以“江南全真道教”为题展开研究。有关其研究范围,时间为全真道教南行之始,下至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历元、明、清三代,共640余年。而空间方面则截取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太仓州、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等江南六府一州,是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之腹地,也是正一符箓道教繁衍和鼎盛的地方。

《江南全真道教》曾于2006年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繁体字版,本书为前作的修订版,以为原著的不准确处予以修正,并补充大量早前未曾注意到的文献资料,以及作者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一节、江南全真道教的初兴(1271—1368)

第二节、沉寂中的江南全真道教(1368—1644)

第四节、江南全真道教的重振(1862—1911)

第四章:清代江南的全真道观(举要)